讲座主题:赵军锋教授学术报告暨考研宣讲
主讲嘉宾:赵军锋——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讲座时间:2020年10月23日(周五)晚19:00;
讲座地点:化学化工学院向学楼5楼会议室。
请提前10分钟入场。欢迎广大师生前往聆听!
化学化工学院
2020年10月19日
赵军锋教授课题组简介

赵军锋,男,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洪堡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1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科院任博士后研究员;并于2011年至2013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从事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方向学的研究;2013年至2014年受聘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研究);2014年至2020年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加盟西北工业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 Chem. Sci.,Chem. Commun.,Org. Lett.,Adv. Synth. & Catal.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受邀担任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in Chemistry和Frontiersin Biomolecular Sciences杂志的评审编辑。兼任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受邀担任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变革性技术”等专项会评专家。
课题组研究:立足有机化学,面向化学生物学
研究方向:(课题组网页https://www.x-mol.com/groups/Zhao_Junfeng)
1)多肽与蛋白质的化学合成与精准修饰
2)复杂多环分子的高效
报告题目:炔酰胺类缩合剂的发现及其应用
报告摘要:
酰胺键不但是有机化学最基本的化学键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键之一。约有四分之一的上市药物和三分之一的候选药物含有酰胺键,多肽和蛋白质都是由一个个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二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因此酰胺键的形成方法是有机化学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以制药为代表的化工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赵军锋博士课题组的研究定位于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立足有机化学,面向化学生物学开展研究工作。自2014年独立工作后,课题组围绕多肽与蛋白质化学合成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酰胺键形成方法学,发展了一类能够用于酰胺键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的炔酰胺类缩合剂。该类缩合剂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容易制备,在促成酰胺键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其他添加剂和催化剂。更重要的是该类缩合剂能够解决多肽合成过程中的消旋问题,是多肽与蛋白质化学合成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目前,赵军锋教授课题组已经成功开发出此类缩合剂的方便的合成方法,同时将此类缩合剂的应用范围拓展至酯化及硫肽的合成中。炔酰胺类缩合剂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赵军锋博士将在报告中介绍炔酰胺类缩合剂的发现过程、作用机理及其在多肽与蛋白质化学合成、环肽合成、硫肽合成、酯化及大环内酯化等反应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