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库
学院新闻
教科研动态
课程思政案例库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思政案例库>>正文
《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4-11-22 10:32 汪亚威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3

学 时

42

开课专业

临床医学

授课对象

大一新生

课程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

二、思政融入点

(1)科学精神

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过程中,强调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验才逐步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例如,可以讲述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提出氧化还原概念的历程,他经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才确立了这一重要的化学理论。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2)爱国主义

介绍我国在化学领域,尤其是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科研成就和产业发展。如我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的研发和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这些例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强大实力,同时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努力学习。

(3)环保意识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废水处理,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理念,如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等。

三、教学实施过程

(1)导入

通过提问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展示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生锈的铁、燃烧的蜡烛等,引出课程主题。

(2)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等基础知识。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插入思政案例,如科学家的故事、我国的科研成就等。

例如,在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时,可以提到我国科学家在新能源电池研发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3)实验演示

进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过氧化氢的分解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环保,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4)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可以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保护环境?”“从氧化还原反应中你能学到哪些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 等。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

(5)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回顾思政融入点,再次强调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环保意识和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思政案例,并写一篇小论文。

四、教学效果评估

(1)课堂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讨论的表现等,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

(2)作业评估

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思政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水平。

(3)考试评估

在课程考试中,设置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和思政教育相关的题目,如简答题、论述题等,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案例的实施,可以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环保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关闭窗口
 

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