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化工制图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学 分 |
2.5 |
学 时 |
48 |
开课专业 |
应用化学 |
授课对象 |
化工A2323 |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一)建设思路
以《化工制图》课程作为载体,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材料化学专业人才。通过对《化工制图》课程内容所含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化盐于水,将其融入《化工制图》教学中,探究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等,实现专业能力及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建设目标
在《化工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巩固制图基本知识的同时,融入与化工制图课程相关的我国古代建筑实例、工匠精神、我国制造业的过去及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团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等。
(三)思政内容挖掘及教学融入等情况
1.通过国家制图标准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化工制图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对自己能力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课程中,将工匠精神价值观以及化工制图的中剖视图的规范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以及个人价值导向,进而提高学生严谨细致、求真求实、科学思辩、责任感等职业素养。
2.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能力。
化工制图标题栏中分制图者和审核者,就要求同学分组完成制图,每两人一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查找错误包括剖视图绘制时漏线等问题,及时沟通制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整个制图。这样使学生逐渐走出自我,融入团队,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以及从业后拥有这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培养了良好的团体协作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帮助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以史为鉴,树立榜样。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被称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要看中国的唐代建筑,只能到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体现中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建筑。以宋代苏颂和赵公廉所著《新仪象法要》中已附有天文报时仪器的图样;李诫的《营造法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建筑标准与建筑图样的著作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名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剖视图——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专业目标】
1.了解剖视图产生的原因
2.理解剖视图产生的原理和形成过程
3.了解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思政目标】
1.通过融入中国古建筑的故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组制图,培养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及工匠精神。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课堂教学应以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工匠精神为目标,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紧扣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如下几个环节来展开我的教学活动。
一、课堂导入:
播放工匠精神视频,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以及我们现阶段中国制造的使命感。

图1中国古建筑视频

图2中国大国工匠视频
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制造最初的设计工作—化工制图的要求。展示水杯的一组视图,让学生想象形体,接着提问学生“主视图中过多的虚线会产生哪些不足”(项目一),从而引入新课——剖视图。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结合自己观看的视频回答工匠精神的要求。同时感受视图表达该物体的结构,充分感受视图能力上的不足,完成项目一。
二、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剖视图的形成及概念。提问:剖视图的形成主要包括哪三个步骤?(项目二)
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认真观察所演示的过程并回答:剖、去、视三个步骤,完成项目二。

图3 剖视图绘图步骤
三、剖视图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三种剖视图全剖、半剖以及局部剖视图的应用条件。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认真观察所使用的方法以及适用条件。(项目三)
四、剖视图的绘制例题:
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剖视图的绘制步骤。题目:将物体视图改绘为剖视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熟悉绘制剖视图的步骤。(项目四)
具体作图步骤:
1.假想切开机件。
2.移去部分机件。
3.判别实体位置,并绘上剖面线。
五、剖视图的绘制由上面的提问引出国家标准规定的剖面线画法。要求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细节处一定要有严谨复合国家规定。
在剖切平面通过的实体位置绘制剖面线。具体作图规则:

图4 剖视图绘图规则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正确地画法,要求自己的制图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大家针对细节一丝不苟,找出习题图中的错误部分,并说明改正方法。并完成将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的练习。要求学生分组绘制作图,对作图情况打分并邀请同学修改,完成项目四。
六、巩固练习总结:
归纳总结,剖视图作图的注意事项。邀请同学总结步骤。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本堂课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法,让同学们认识并会使用剖视图的制图方法;采用讲练结合法,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绘图方法进行三视图向剖视图的转换;采用模拟仿真方法,让同学们了解具体的剖视图原理以及剖视图的方法种类。整体看来,内容的设置层层递进,从而达成完整的设计过程,但所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较高。
2.教学过程方面:本课程采用“导入现状—提出问题—分析探究—解决问题—总结”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讲解、模拟演示,但也造成知识点不易串联到一起的问题;练习环节同学们出现知识点遗漏现象,在此及时带领同学们梳理知识点,加强记忆曲线,保证学生跟上课堂节奏。
3.教学策略方面:通过工匠精神要求我们要有严谨等态度对待我们的化工制图,又根据内部结构复杂不易标注以及读图引出本节课内容,抛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但个别同学互动性不高,跟不上老师思路。在课前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增强学生积极性。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学计划,同学们也学会了剖视图的整个流程。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反思总结,相信在下一轮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1.通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2.通过学生分组制图查错,协作完成制图,培养了团队合作的学习方法。
【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
1.在授课剖视图的分组练习中,尤其是指出漏掉的线部分,同学们针对工匠精神以及工程制图过程中要求的严谨、一丝不苟有了更好的理解,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课堂互动高效,教学效果明显。
2.本课程采用“导入现状—提出问题—分析探究—解决问题—总结”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明显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