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库
学院新闻
教科研动态
课程思政案例库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思政案例库>>正文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4-11-22 10:57 周德志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2

学 时

32

开课专业

药学

授课对象

药生A2232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1.建设思路

《物理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科学素养、拓宽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问题的深度等具有重要作用。《物理化学》课程富含哲学观、科学观等思政元素,教学内容贯穿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目标

(1)结合物理化学相关理论提出的科学史,介绍科学家的爱国故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精神。

(2)能够应用高等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从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与外界条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基本研究和创新方法,能从教育实践经历中发现问题,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开展创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思政内容挖掘及教学融入等情况

《物理化学》课程里的很多内容在当时都是很好的原始创新,授课时利用这一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结合国内外著名物理化学科学家的爱国敬业事迹,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将传授知识和育人有机结合。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热力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从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基本规律出发,培养学生应用热力学的几个基本函数如吉布斯自由能,熵等判断一个反应进行方向和限度的能力。

2.掌握热力学基本研究方法,能从前期《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中中发现问题,构建化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热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所体现出的自然科学家们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不畏权威,敢于大胆突破旧的理论束缚,敢于联想、勇于创新的优秀的创造性才能与素质,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不受传统观念和权威思想的束缚,敢于坚持己见,大胆突破旧的理论束缚,敢于大胆设想,富于想象的习惯以及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的意志品质等诸方面得到锻炼。

如熵的提出,吉布斯自由能,亥母何兹自由能运用,在当时都是对反应进行方向和限度的判断做出巨大贡献。通过这些事例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创新概念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需要对本领域知识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发现其不足之处,再提出的改进办法。同时不迷信权威,结合研究实际,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结合物理化学的特点,“实践——理论——再实践”,据此教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科研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千万不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工作,只有踏实做学问,要潜心学术,甘于寂寞,坚持自己的立场,注重学术道德的养成。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1.实施效果:通过学习热力学在建立过程中相关科学史,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具备为国家建设而努力读书的意识,进而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存在的问题: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推导多、现阶段的用处不大等问题,普遍觉得很难学,学习主动性不高;加上物理化学课时数少等实际情况。

3.改进思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和PBL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展课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1.特色:

以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前沿或生产实践问题为学习驱动,设计吸引力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创新点:

将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效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一举多得。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本课程思政案例适用性强,不仅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有借鉴作用。还可结合其他课程的专业特点,应用于该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

关闭窗口
 

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